隨著人類對無人機技術的不斷開發(fā),人類對無人機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其在空中遨游、地上奔跑,將無人機的“涉獵”范圍擴張到水里。水下無人機并不是這幾年才有的創(chuàng)意,早在2007年Warrior公司稱,正與英國自主系統(tǒng)技術有關空中評價與評估(ASTRAEA)團隊就“海鷗(Gull)”36兩棲無人機進行談判。那經過近十年的發(fā)展,都有哪些水下/兩棲無人機誕生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泰國兩棲無人機:HexH2o
2014年12月媒體報道,泰國公司QuanH2o出品了一款兩棲無人機HexH2o。這款無人機能夠拍攝水上運動的錄像,專為跟拍水上摩托和快艇量身定做。HexH2o的主體由覆蓋防水層的環(huán)氧基樹脂構成,擁有5臺馬達加螺旋槳,內置的散熱風扇和外置的散熱片讓機身溫度保持在正常水平。采用大疆出品的Zenmuse H3-3D常平架,發(fā)動機和支架,由Naza V2飛行系統(tǒng)控制,兩塊6500毫安鋰電池可以續(xù)航25分鐘。同時,與GoPro完美適配,讓攝像機如虎添翼,不管是水下畫面或是空中俯拍都能輕松應對。
俄羅斯兩棲無人機:Chirok
2015年1月27日媒體報道,由莫斯科無線電研究工程學院研制,俄羅斯聯合儀器有限公司生產兩棲無人機,代號為“Chirok”。該無人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是700千克,可以飛行到6千米高度,具有2500千米的作戰(zhàn)半徑。Chirok無人機可在機身內部攜帶武器,提高其氣動隱身特性。
美海軍兩棲無人機:Flimmer
美國海軍認為鴨子是用于追捕潛艇的優(yōu)秀模式,該物種能飛能游甚至能夠進行潛水。而問題是,鴨子無法到達潛艇所到的深度,為此美國海軍研發(fā)了代號為WANDA的無人機,除了能夠在太空中飛行之外還能潛入水中來追蹤潛艇。這種新型的無人機稱之為“Flimmer”,擁有同無人機類似的翼展,但同時機翼上的魚鰭狀造型能夠在水下運動。在空中,這款Flimmer飛行速度能夠達到57mph,而在水下能夠達到11mpg,美國海軍核潛艇在水下的巡航能力最高可以達到30mph。
西班牙兩棲無人機:Flyox I
2015年8月4日媒體報道,西班牙無人機設計制造商Singular Aircraft公司宣稱,該公司研發(fā)了四年的Flyox I水陸兩棲無人機首次試飛成功。Flyox I無人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棲無人機,有效載荷為1850千克,航程8300公里。在監(jiān)控模式下,續(xù)航時間可長達50小時。它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優(yōu)化改裝,可在任何地形表面起降。它易于維護,成本低廉,適合于在世界上任何地區(qū)進行操控。
美國羅格斯大學兩棲無人機:Naviator
美國羅格斯大學獲得了海軍研究中心(Office of Naval Research)61.8萬美元的資助,開發(fā)一種既能在空中飛行又可以在水下活動的“兩棲無人機”。這種水陸兩棲無人機被稱為“Naviator”,可以用于監(jiān)測泄漏原油的擴散速度,還可以被用于檢查失事船只現場,以及橋梁、碼頭、船體、鉆井平臺等水下結構。但這款無人機最重要的用途是探測水雷,水雷可能是海軍面臨的最大問題這款無人機是快速調查這些潛在威脅的更好技術。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水中待命無人機:Cracun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最近開發(fā)出了一種能夠在水中待命,并在接收到指令后起飛的無人機,名叫CRACUNS。這臺無人機采用了被稱作airframe的結構,從而實現了輕巧和可浸沒的機身。CRACUNS的馬達也擁有涂層保護,它的機身框架可承受水壓和咸水等狀況,因此可在海水中停留。CRACUNS的抗腐蝕和親水型設計使其可以從水下機器人上起飛,或是在水中保持隱蔽,直到收到調配命令。據研究者介紹,CRACUNS可停留在“相當高的水下深度”,無需機械/金屬表面和結構也能運行。
水下無人機:白鯊
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發(fā)布“白鯊”系列水下無人機,包括白鯊MAX與白鯊MINI兩款產品,分別定為企業(yè)級專業(yè)探測與個人娛樂平臺,可滿足不同市場與場景應用需求。白鯊MAX擁有全固態(tài)推進系統(tǒng)與九軸平衡運動系統(tǒng),以及一體化水聲定位系統(tǒng),可以實現水下姿態(tài)精確矯正。支持200萬像素視頻錄制,在艙底還設有多功能懸掛點,可以附載攝像頭、聲納、機械手、光纖等設備。無線遙控的操作方式擺脫了線纜限制,最深可以下潛到100米水深,續(xù)航時間可達2個小時??蓮V泛用于水下作業(yè)與水下搜索救援、水產養(yǎng)殖觀察等諸多方面。